logo
  • 无障碍
  • 网站支持IPv6|
  • 繁体版|
  • 简体版|
返回
顶部
用制度力量激活诚信基因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标准规范,加强诚信教育、诚信文化建设,加强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鼓励有关地区和部门先行先试,建立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信用激励内容,强化信用约束措施。

    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激活社会诚信基因,有效发挥诚信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进而推动社会诚信建设有序发展。将社会诚信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推动,足见诚信之于社会的重要性。

    不久前,首部《中国诚信建设状况研究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指出,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逃骗税、学术不端等诚信缺失问题,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的顽疾。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与此同时,诚信缺失已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讹诈等。

    要解决诚信缺失这一棘手问题,有赖于建立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着力建设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最终通过制度兜底,让诚实守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规范。

    令人欣喜的是,对于失信现象,有关方面已在尝试着予以改变。法院认定的“老赖”,屡屡被拒之于飞机场、动车门外,一份份“黑名单”常常出现于公众的视野里,“守信受益、失信受限”正在发挥着积极的影响。这类行动,不仅能唤醒人们对诚信的珍惜,更能激活推动诚信建设的强大正能量。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尤其在社会诚信建设得以从国家层面进行推进的当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将成为一种常态机制,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风向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期待《意见》出台后,由上至下逐级落实,细化各项措施,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和经验。全社会合力推动诚信建设,就可营造出用信用、信信用、讲信用的良好氛围。(黄春景)